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所”)成立于1978年,是生態環境部直屬公益性科研機構,也是我國最早開展環境保護科研的院所之一。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生態保護與土壤污染防治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及應用性環境課題的研究??蒲蟹秶w生態保護與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安全、自然保護地管理、生態文明建設與規劃、土壤污染防治、農村環境與有機食品發展、化學品生態效應與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流域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環境管理與工程技術等10個研究領域32個研究方向。依托相關研究成果,我所還在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有機產品認證咨詢、農用化學品環境安全評估、污染場地修復及環境工程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技術咨詢工作。 |
南京所現有在職職工600多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高級職稱148人、博士174人、碩士327人,形成了一支以知名專家為引領、各領域科研骨干為依托、青年科技人員為主體的創新人才隊伍。南京所占地3.1公頃(含黃山科研基地)、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形成了一城(南京市)、兩區(蔣王廟辦公區和科研東區)、三地(南京、黃山、赤峰)的格局。已建成國家環境保護農藥環境評價與污染控制、國家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生物安全、國家環境保護土壤環境管理與污染控制三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呼倫湖和武夷山兩個部級科學觀測研究站,裝備了國內一流的儀器設備千余臺(套)。 |
建所四十年來,共完成大、中型項目千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0余篇,出版專著130余部,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800余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0余項,“十三五”期間,全所共主持制訂并由國家相關部委頒布實施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技術規范、技術政策等200余項,為國家環境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為各地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
|
|
 |
南京所主辦的《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月刊)系生態環境部主管,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聯合主辦,學術影響一直在我國環境保護領域期刊中名列前茅。 |
南京所與聯合國環境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10多個國際組織,以及美國、德國、荷蘭、挪威等30多個國家開展了廣泛的科研項目合作和人員交流。 |
建所以來,南京所始終遵循“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的所訓,積極參與各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已成為我國環境科技界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國家環境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為各地的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