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以第十一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為契機,EEH編輯部與數位編委在作學術報告時向全國與會專家學者廣泛宣傳EEH期刊。
在“環境科學前沿論壇-JES-《環境化學》聯合分會”會場,期刊執行主編鐘寰教授在報告了“重識汞風險的天然屏障”這一重要研究后,著重介紹了EEH期刊。在“期刊面對面”會場,鐘寰教授也向各國際知名期刊負責人和編輯們介紹了EEH期刊的期刊特色與發展進程;同時執行主編谷成教授分別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微納塑料檢測、行為、效應及污染管控”兩個分會場介紹了EEH期刊,鼓勵與會學者關注并積極投稿。
EEH編委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陰永光研究員在“環境污染物在植物中的行為和效應”會場,介紹了“植物葉片與海洋微藻-細菌體系對汞的氧化還原轉化”的主題報告并對EEH期刊進行了宣傳,詳細介紹了EEH期刊的主辦單位、收稿方向、期刊特色等。
陰永光研究員在分會場介紹EEH期刊
EEH編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賈漢忠教授在“有機污染土壤修復”分會場,對“微波強化化學氧化對有機污染土壤的修復性能與示范”的研究進行了介紹,EEH青年編委南京大學的袁青彬教授在“環境抗生素與抗性基因”會場,作“環境中抗性基因的增殖和傳播及其影響機制”的學術報告,他們分別在各自的分會場進行了EEH期刊的宣傳介紹。此外,多名參加會議的編委也在各自的分會場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期刊宣傳和推介工作。
賈漢忠教授在分會場介紹EEH期刊
袁青彬教授在分會場介紹EEH期刊
與會的相關編委在各自分會場上積極地宣傳和推廣進一步擴大了期刊的知名度,EEH期刊在此次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宣傳成果卓著,相關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學術影響。
第十一屆環境化學大會于7月29日圓滿落幕,本次會議將推動國內外環境科學與工程、毒理學與健康、污染防治技術與對策等交叉領域的交流,加快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戰略。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EEH期刊將在未來的發展中堅持服務國家戰略,不斷引領學科發展,做好生態環境與健康領域平臺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