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Eco-Environment & Health(以下簡稱EEH)期刊在線上順利召開審稿培訓講座暨編委會,此次會議邀請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胡立剛研究員、凱斯西儲大學張慧春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李媛媛教授和南京大學谷成教授四名國內外專家作審稿培訓講座。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徐海根副所長、EEH期刊執行主編鐘寰教授、國內編委與青年編委、編輯部唐曉燕主任、俞協治副主任及其他編輯等共50余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唐曉燕主任主持。
會上,徐海根副所長發表致辭,向關心和支持EEH期刊發展的編委表達了感謝。他指出,EEH期刊的發展離不開熱點研究領域稿件的邀約和處理,開展審稿培訓,有助于論文質量的提升,為打造一流刊物貢獻力量。
隨后,胡立剛研究員作了題為《編輯工作的一點感受》的報告,詳細介紹了稿件的主要處理流程,并指出除作者推薦的審稿人外,編輯也可從作者引用的文章中選擇審稿人,每一輪審稿都要檢查標題和作者等內容,并且一般只跟通信作者溝通,爭取3個月內處理完畢。對于修改周期長達好幾個月的稿件,建議改后重投。
接著,張慧春教授作題為《如何寫一篇具有建設性的評審意見》的報告,通過舉例,從研究性和綜述性兩類文體分別講述了如何撰寫有效的評審意見。張教授從摘要、引言、方法介紹、結果討論、結論等部分寫作詳細介紹了如何評估一篇論文的水平,以判斷文章的質量、重要性、創新點和論點的證據性。
李媛媛教授介紹了同行評議的發展歷史以及參與同行評議的益處。她認為審稿人有必要提前了解期刊的范圍、定位和大致水平,并將審稿分為三步:首先初步快速閱讀,判斷是否可以拒稿;其次稍細致通讀,重點審閱圖表和數據;最后細致評審,可以逐句審讀,以撰寫評審意見。
隨后,EEH期刊執行主編谷成教授就EEH期刊的論文要求和審稿建議作出介紹。EEH期刊所接收的文章類型為Reviews,Research Articles,Research Letters/Short Communications,Perspectives,Commentaries,News,Editorials和 Correspondences。目前優質稿源有待拓展,審稿人數據庫尚需增加。對于每篇文章,可從科學性、創新性、全面性、規范性等維度做出總體評價,并針對文章不同部分給出具體建議。
最后,與會編委就如何邀請審稿人與講座報告人、降低拒審率、設置編委量化任務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此次會議的召開充分體現了EEH期刊建設國際一流期刊的決心,發揮了EEH期刊凝聚學術同仁力量的引領作用,同時調動了編委投審稿積極性,以保障EEH期刊文章質量,推進EEH期刊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