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研究中心(簡稱生態文明中心):建設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智庫與國內一流的科研團隊,重點突破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區域生態文明建設與資源環境承載力提升、生態修復與污染協同治理等關鍵技術與模式,是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省、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與管理的核心技術支撐力量,主導和參與多項管理辦法及技術標準制定,同時為科技部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創新型縣(市)創建等提供技術支撐。
生態文明中心下設生態文明建設與規劃、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綠色發展技術與模式3個學科方向,包括生態文明建設與規劃、綠色發展技術與模式、生態文明評估與環境經濟、生態工業與循環經濟4個研究室和1個碳中和路徑研究創新團隊。近5年來,主持/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生態環境部部門預算項目、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業務費項目等課題50多項。發表核心論文10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6項。
生態文明中心作為專業的生態環境技術咨詢機構,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碳達峰碳中和路徑、區域綠色轉型發展、廢棄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區域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綠色低碳與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撐。主要業務范圍包括:
1. 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與管理
2.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與管理
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與管理
4. 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與管理
5. 國家創新型縣(市)創建
6. 環境戰略與咨詢、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7. 碳達峰碳中和路徑研究與行動方案編制
8. 區域綠色協調發展優化與實用技術研發
9. 區域規劃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10. 清潔生產推進機制研究與示范
中心現有科研人員30余名,其中,正高級職稱3名,副高級職稱7名,中級以下研究人員20余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等多人。與河海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等聯合培養研究生,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名,碩士研究生導師5名,在讀博士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