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簡稱“保護地中心”),主要承擔自然保護地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監管技術支持和相關研究工作,是生態環境部在自然保護地監管領域的主要技術支持機構之一。
保護地中心現有科研人員30余名,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3名,副高級職稱人員5名,博士12名,擁有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學、生態學、自然保護區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環境地理學、森林經理學、生態遙感等專業人才?,F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委1人,IUCN保護地綠色名單中國評委會副主席1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1人。
近年來,保護地中心在自然保護地法規政策、標準規范、保護網絡布局、規劃設計、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管理有效性與保護成效評估、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檢查,自然資源開發活動遙感監管、生態影響評估、生態風險識別和預警、生態補償,以及自然資源的生態質量、功能和價值評估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原始性、前瞻性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起草一批政策建議并獲得國家批復,牽頭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技術支撐,建有全國自然保護地基礎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和國內數據最全的自然保護區資料庫。同時,支撐全國各地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科學考察、能力建設、建設項目生態影響評價、生態保護與規劃等相關工作,為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和生態保護提供了重要技術服務。